《製具》babymoov的nutribaby

一般有兩種選擇:食物調理機v.s.電鍋+攪拌棒或果汁機。我因為家裡沒電鍋,也沒攪拌棒和果汁機,選擇食物調理機,費用算下來比較省。

號稱功能:蒸煮食物,打泥,解凍冰磚,更可高溫消毒替代奶瓶消毒鍋等。

使用結果:babymoov於剛開始製造少量食物泥時,真的非常方便,初期為防過敏,連水果也要蒸熟後打泥,少量多種類都可輕鬆搞定,且像廣告示範,食物清洗後直接放置蒸籠蒸熟,食物的精華-湯汁,會匯流收集於底部容器,不會流失。但食物泥量與日俱增後,大多選擇直接用煮熟再打泥,蒸籠就只拿來解凍食物泥。
打泥的功能尚可,雖不如名牌果汁機來的省力且細膩,但製作食物泥是足夠的了。奶瓶消毒功能我沒試過,看起來挺不方便,所以直接用家裡原有的紫外線消毒鍋。


《食物剪》kids club

日本製不鏽鋼刀鋒+塑膠刀柄+塑膠刀鋒收納殼。很省力,食物不沾黏,更不會卡縫剪不斷。使用到一半時,可直接平放置於桌面,刀鋒不會接觸桌面,安心又方便。


《餐具》thinkbaby + edison


thinkbaby不鏽鋼碗,可直接蒸食物冰磚或乘裝熱食,再套上塑膠外殼隔熱,方便手拿。

edison湯匙叉子組,湯匙凹槽份量,剛好是孩子一口份量,喝湯吃飯都方便,湯匙底部為平整而非圓弧狀,和碗接觸面積較大,方便孩子學習挖碗底食物。叉子有特殊曲線,方便夾取麵條不掉落。


《餐椅》creative baby

此為家用型餐椅,外出我就讓孩子坐餐廳的餐椅,或是用totseat安全椅帶(註1)。

號稱功能:椅子很穩,有兩段式高度可隨家裡餐桌及使用需求而定,有踏蹬方便孩子自行入座,五點式安全帶,安全帶可拆變為一半兒童椅,塑膠椅身和坐墊方便清洗,餐盤分三段深度可隨寶寶月齡調整,餐盤底部有延伸擋板防止寶寶滑落。

使用結果:所提功能大多效果都不錯,尤其是椅子穩這點,但相對是較佔空間的(註2);因為安全肩帶嬰兒愛咬,索性把五點式改三點式,不錯用;餐盤基本上只有第三段可用,其他太淺會壓到寶寶,且寶寶較大時,餐盤的擋板反而變成限制,多餘,有安全帶即可;踏蹬不錯用,但不耐用,因踏的角度不正恐斷裂。大致上不錯,推薦。

註1:台灣餐廳大多備有傳統木製兒童餐椅或ikea塑膠餐椅,國外就需自備安全椅帶,或是孩子剛學會坐還坐不穩,回婆家回娘家用椅帶固定嬰兒也不錯。

註2:ikea的椅子省空間,但是孩子較大時,坐不安分搖搖晃晃,有翻覆之虞,且高度頗高又以安全帶固定,增加翻覆時墜落之嚴重性,需特別注意。另有其他矮式餐椅,雖可固定至大人椅上作為高度調整,但安全性還是不如四隻腳向外的兩段式餐椅。


《圍兜》babybjorn

立體塑形,符合寶寶身形,珍珠狀脖圍可調度大。唯一需寶寶買單,第一次老木親自示範,再幫寶寶戴上直誇可愛棒棒,且每餐必先戴上才餵食。比平面塑膠布口袋可接捕更多的食物和湯汁,且一體成型(註3),不會被寶寶翻起來玩而溢的四處。相對帶出門有一定的厚度,體積無法濃縮。

註3:brothermax為兩階段用圍兜,特殊布質+鈕扣扣上立體塑膠口袋,接捕兼收納圍兜湯匙。第一階段-防溢奶於口水,立體剪裁貼合寶寶脖子肩線不側漏,表層純棉質地可直接擦拭口水,且為立體格子狀織縫,有效吸濕不讓口水速速滑落,背面類防水材質亦可稍做阻擋,不至滲透於寶寶衣裳。但魔鬼氈式結合,寶寶較大時,是可自行拉扯掉的;進入第二階段-副食品餵食,可加扣塑膠口袋,因上緣原是柔軟棉質,寶寶易抓起打翻口袋,使已乘接的口水和食物通通翻了出來,且棉質立體網沾染副食,清潔不易費時費力。建議單純當口水圍兜,副食另外添置塑膠圍兜。


《冰磚盒》Richell

便宜耐用,冰磚易拿取,清潔容易,ml數選擇多。


《吸管喝水杯》Richell的吸管訓練杯(非戶外吸管水杯喔!)

真的很好吸,另設計按鈕幫助寶寶喝到水,5-6M的寶寶不用一週就可學會,非常神奇!奶嘴跳吸管杯即可,不需浪費銀子買鴨嘴杯等學習杯。
蓋子非旋鈕式,較大的寶寶會打開,只能暫時收起來,改以其他密封的吸管杯,等到寶寶學習杯子喝水時,再拿出來當小杯子用,有兩個小把手孩子很好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豬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